当前位置:易道网 > 周易算命 > 易经八卦 >

日月经天与干支

来源:易道网作者:秩名点击:
分享到:
  天上有一轮月亮,水里有一轮月亮。一群好奇的猴子千方百计,提捞起水中的圆月。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从这童话般的故事氛围里走过来,长成为知晓入之知识的成年人。地球的先民们也曾经历童话般的氛围。漫长长,那是人类的童年时代。太古荒洪,原怡人环顾四野仰望天空,最早引起人类注意的圆形,一定是月亮和太阳。“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周易.系辞》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太阳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广白昼以及捕猎采摘充填饥肠的良辰。太阳结束夜寒,结束隐藏在黑暗中的恐怖。红日东升,朝霞满天,简直是在日复一日地搬演着一种庆典。山东莒县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画有“炅”符号,有人将其识为“炅”字,字义释为“热”,另有解释认为,陶器上这个符号,为繁体的“旦”字,该是甲骨文“旦”字的先辈。古老的“旦”字,如今用来表示时刻,如通宵达旦、枕戈待旦,似乎并没有什么瑰丽的色彩。而当初,它作为最早的一批象形字,刻画在并非仅仅具有容器功用的陶器上。它的创造者还不懂得要做造字的仓颉,也不只是为了画下最古老的“日出印象”。那符号含着企盼,含着祝祷,或许就是天体崇拜的太阳神偶像。正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原因,圆,甚至具备了创世的意义。古代开天辟地神话故事讲“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柏拉图《蒂迈欧》说:“创世者在一个球形的方式中创造了世界,球形的外形是所有外形中最完美的。”对于圆的推崇离不开对太阳、月亮的联想。日球和月球是播撒着光明的圆。
  日有升落,月有盈亏,更为两颗天体增添许多神秘,连同诸多问号。先民们设问自答,那孜孜以求产生了瑰丽的天体神话。《山海经.海外东经》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国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同书《大荒东经》也记载了类似的神话故事:“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乌,《淮南子?精神篇》“日中有跋乌”,跋乌即三足乌,为日精。大木、扶木则是神话传说中的扶桑树,其高“三百里”,十颗太阳如十颗成熟的果子,垂挂枝头,轮流跃上树梢,俯照大地。你升他降的间隙,便由黑夜来间隔。多么宏大的太阳家族,多么奇妙的天体解释。
  太阳怎么会是十兄弟呢?《山海经.大荒南经》描述:“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义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羲和真是个多产而又充满母爱的母亲,她正在甘渊为十个太阳孩子洗澡呢。十日神话还有续曲:“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山海经?海外西经》)十兄弟协力,将山顶上的女丑烤炙致死。这似乎没有引起公愤。到后来,“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十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尽枯焦的亢旱,再加上怪兽、长蛇、猛禽、野猪为害,天下真有些不妙了。于是,“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淮南子?本经篇》),羿仰天控弦,中其九。“羿焉弹日?乌焉解羽?”经屈原《天问》这么一问,使得羿射九日的故事更加圆满:羿开弓放箭,太阳里金乌不免要羽毛纷落的。
  与十日神话珠联璧合,是十二月亮的故事,《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帝俊可是个多福的天神,他不单有十个太阳儿子,还有十二个月亮--大概是女儿吧,月阴嘛。他妻子常羲在为十二个月亮孩儿洗浴呢。
  太阳和月亮的传说是中国古代神话最绚丽的篇章之一。这些故事记载于古籍,也记录于古代造型艺术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汉代群神禽兽铜镜,饰纹宛如长卷,将美丽的日月神话容纳于一图。图案中,一神人捧一圆球,中有一乌。圆球即太阳,捧太阳者为羲和。羲和左边为舟形车,车轮作一团旋转的云气,上有五神人,驾六龙。楚辞《九歌?东君》:“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之委蛇。”《初学记》:“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神驾六龙巡天的神话也在镜上表现出来。又有神人捧着中间含蟾蜍的圆形,神话说月中有蟾蜍,捧月者自然是常羲。这面铜镜铭文有“买者大富,延寿命长”的吉利话,当是用来取悦购镜者的,可见铜镜是民间工匠铸造的商品镜。这反映了日月神话在汉代的广泛流传。
  十曰和十二月的神话,可作探究天干地支的材料。宋代朱熹《楚辞集注》引述“天有十日,日之数,十也”的说法,认为“此十日,本是自甲至癸耳,而传者强以为十日并出之说”。他将十日神话与十天干联系而论,认为先有甲乙丙丁十天干,后有十日并出的故事附会。
  数学十进制的发明,派生出类似“旬”的概念,影响了十日神话和十天干的产生。地支十二数,除了与十月历法的十二兽纪日有关,还同十二月历法相关。就是说,地支数目可能取于月亮盈亏十二次为一岁的观天所得。
  一年有十二个月份,这在今天只能代表学龄前儿童的知识水平。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为寻找一个尺子丈量这段时间周期,上下求索。草绿草黄之类物候肯定是用过的,而且在一些地方一直沿用到中古以后,宋代洪峼《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这类测岁尺度仅仅“大概其”,充其量不过“1=1”的精度。“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屈原这样设问,不满足于知其然,而在探求所以然。早有聪明的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闰年为十三次)月圆为一岁。这是“12个1/12=1”的丈量,精度提髙了一个档次。这发现,是初期历法最辉煌的成果之一,其功当不在后稷教稼、大禹治水之下。纪念这一发现,“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的神话便是口碑。“十二”,被视为传达着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为“十”配伍,就非“十二”莫属了。
  与十天干相比,十二地支可算“多面手”。除干支联袂、双双登台外,地支还在许多领域扮演角色。酉时、卯时,子夜、正午,一天十二时辰用它命名。即便在干支纪年的帷幕下,地支也能甩开天干,与生肖发生单线联系,伴随着斗转星移,轮流上演子鼠、丑牛、寅虎等等十二出连续剧。这系列剧的大背景是繁星闪烁的天空,是等分周天的十二辰--每一辰都有地支名称,以及大约十二年巡天一匝的岁星和十二星次。换句话说,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
<title>环球国际平台手机版下载|✅952720.com✅蝙蝠6620933✅|环球国际app下载|202306版下载-百度贴吧新闻-{dede:field.tit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