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易道网 > 十二生肖 > 属龙 >

龙舟竞渡镶灾疫

来源:免费算婚姻作者:殷伟点击:
分享到:
  龙舟竞渡是我国传统端午节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习俗。每逢端午节,水边族旗招展,锣鼓喧天,水中龙舟竞渡,划浆如性,观者欢呼若雷,无不欢欣若狂。

  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说法很多,令人莫衷一是,主要有纪念屈原、缅怀伍子背、源于越王勾践等等,南朝梁人宗懊《荆楚岁时记》列举土述三说之后,也不能断定孰是孰非,只好说“不可详也”。三说附会屈原、伍子青、越王勾践,是文人们对龙舟竞渡习俗的解释,弄出个名人传说来推销一己之见,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原始民俗观念中,龙舟竞渡是对龙神崇拜的产物,原本是一种辟邪镶灾的习俗。

  我国12 个省区的227 种地方志中都有龙舟竞渡的记载,民间世代传家的对龙舟竞渡的解释就是攘灾。《岳州府志》载:“端午罢市竞渡,以为攘灾疾病,就水际设盘祀神。”《长沙府志》载:“(端午)竞渡夺标,俗以为攘疫。”岳州、长沙是龙舟竞渡最盛行的地区,屈原投江也正是在这一带,然岳州、长沙的龙舟竞渡恰恰旨在攘灾攘疫,并非为了拯救屈原。这才是龙舟竞渡原始性的民俗观念。明人杨嗣昌《武陵竞渡略· 竞渡考》对“俗传竞渡攘灾”之说进行孜证,认为可信。湖南《清泉县志》载当地有龙舟竞渡习俗,“不竞即有疫”,道出原始的动因。贵州清水流城的苗族最盛行龙舟竞渡,既有淳朴的乡土气息,更有神秘的祭神色彩。当地苗民中间流行有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贵州台江县的小江河里住着一条巨龙。一天,巨龙吞食了一个渔民的儿子。这渔民决心替子报仇,就带着火镰火草潜人龙洞,活活将龙烧死。龙尸飘浮水面,人们争相分食龙肉。当夜,龙托梦给众人,肯求说:“我死了,抵了命。只求你们仿照我的样子,以杉树为舟,在江上划行,就像我仍旧在水中嬉戏那样。你们这样做了,我仍可以兴云布雨,调理阴晴,保你们五谷丰登。”人们便刻木为舟,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间坐人,短挠激水,在江中竞渡。历代沿袭下来,演成龙舟竞渡的风俗,并有一系列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和各种禁忌。苗族的这一传说,道出了龙舟竞渡的真正起源,即龙神的崇拜习俗。

  学者闻一多《端午考》认为龙舟竞渡是起源于古代吴越龙图腾氏族举行图腾祭祀,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以农业立国,在古代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里,最重要的莫过于风调雨顺了。而具有呼风唤雨、兴风作浪神力的龙自然就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从远古开始,人们就相信龙能保佑人们平安、年丰岁稳,民间素有龙出雨降的俗信。因此,人们以龙舟拟龙悦神、诱龙降雨的行为产生,实际上是农事祈攘活动,其功利为祈龙施雨,以兴农助农,反映了原始农耕社会的基本追求。换句话说,龙舟竞渡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农事信仰的寄托,而这一切又源于对龙神的崇拜。湖北《德安府志》说民间龙舟竞渡是“镶时令”,这正是敬龙崇龙的主旨所在。“攘时令”与“攘灾”、“镶疫”的功利性是一样的,祈求龙神保佑,拔除不祥,让灾疫远避,留下的是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可以说龙舟竞渡是一种驱灾攘疫、祈福求祥的民俗。

  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就开始流行。郸县出土的青铜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上都有划龙舟的形象;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墓出土铜鼓上亦有羽人龙舟竞渡纹饰,这些令人联想到楚地郸地江河上及澜沧江上举行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南北朝时,龙舟竞渡已成为全国性的节令活动,隋唐之际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了。唐人张建封蔺竞渡歌》咏湖南岳州端午龙舟竞渡的场面:

  两岸罗衣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摧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物近,两龙忘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舱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龙舟竞渡之日,万人欢腾,声传九霄。江岸上彩旗飘扬,鼓声喧天;江面上龙舟出水,破浪飞驰,竞争夺标,真是一派壮观景象。唐人张说亦有描写岳州龙舟竞渡诗《岳州观竞渡》。

  唐代以后,龙舟竞渡成了天子和百姓都喜爱观赏的水上表演。北宋京城津梁城金明池里由水军表演的一系列水上节目中,最为壮观,最为吸引人的就是龙舟竞渡夺标,还专门建造了一个只供观赏长达三四丈、宽三四丈的大龙船,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极为豪华奢侈。皇帝往临金明池,就是来看龙舟竞渡的。《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均记载皇上在宫苑池畔观看龙舟表演。《都城纪胜· 舟船》记载杭州西湖上举行龙舟夺标活动,其盛况在宋人高斯得《西湖竞渡游人有蹂践之厄》诗中有描述,其中有“龙舟竞渡数千艘,红旗绿掉纷相戛”之句。观看这儿千艘龙舟夺标的人潮如涌,出现了相互蹂践的危险。明清两代,龙舟竞渡习俗最为盛行,明人陆容《寂园杂记》载,从明宣宗宣德年以来,每逢端午,皇上一行都到宫内沼池看划龙船。民间各地更是纷纷举行龙舟比赛,明人张岱《陶庵梦忆》记载了南京秦淮河、镇江金山寺、杭州西湖等地龙舟竞渡的盛观。清宫沿袭明宫旧制,举行龙舟竞渡。清人吴振域《养吉斋丛录》记载乾隆皇帝在端午节至御园观龙舟竞渡,并召近臣王公同观,又有“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的诗句。画船箫鼓,飞龙竭首,络绎于波浪间,颇有江南水乡龙舟竞渡之意。后世皇帝均屡循旧制。民间龙舟竞渡更是如火如茶,清人顾禄《清嘉录》记其家乡苏州龙舟竞渡云:

  龙船,阁、青两门,南北两涤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各占一色。四角材柱,扬放拽旗,中舱伏鼓手,两旁则浆十六,俗呼其人为划手。篙师执长钩,立船头昔,日当头篙。头亭之上,选端好小儿,装扮台阁故事,俗呼龙头尾高丈许,牵彩绳,令小儿水嬉,有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梢舵为刀式,执之者谓之档舵。

  清代苏州年画《端阳喜庆》正描绘清代中叶端午划龙舟的实况。而《龙舟胜会》则描绘了光绪年间苏州端阳午龙舟赛会的岁时风俗。顾禄还引其族人《龙舟竞渡词》三首,其一云:

  锣挟鸣涛鼓械雷,红旗抖插前波来。

  饰标夺到轩腾处,风卷龙髯雪作堆。

  清代龙舟竞渡已经演化成带有祈福纳吉的喜庆娱乐活动。清代芜湖年画《赐福龙舟》表现的是民间端阳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人们赛龙舟除了娱乐外,还有取邪祈福的意义,从龙舟族旗上点题题句“赐福龙舟”、“消灾降福”、“到处平安”,即可看出民间举行龙舟竞渡的“消灾降福”心理。故尔,民间有“龙舟划得快,赶走水妖怪”的民谚。据说龙舟夺标而归,不仅能使本地名声大振,还能给乡里带来丰收和幸福。今日龙舟竟渡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大兴起来,并成为走向世界的娱乐体育活动。

相关阅读

环球国际9527|✅952720.com✅蝙蝠6620933✅|环球国际在线开户|202302版下载-百度贴吧新闻-{dede:field.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