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易

关注微信公众号:yijiange64 ,发送消息"000"即可免费获得666份+精品周易资料!

  汉易:

  ①易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指从刘邦称帝的高祖元年(前206)至献帝延康元年(220)期间的易学。其特点是学派林立,人数众多,而以象数学为代表,重视本源研究,以象数解易。形成易学史上的象数学派。《史记·儒林列传》、《汉书·儒林传》认为孔子传易于商瞿,经六世传于田何。汉兴、田何又传于杨何、周王孙、丁宽、服生,丁宽传易于田王孙,田王孙又传于施雠、孟喜、梁丘贺。孟喜传于焦赣,焦赣又影响京房。


汉易

  西汉易学可分四派:(1)以训诂大义解释《周易》。以周王孙、服生、王同、丁宽、杨何、蔡公、韩婴七家《易传》为代表。为汉初传易系统,其著作已佚。(2)以象数解释《周易》。以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四家为代表。该派为今文易,官方易学,四家皆立为博士,利用《周易》八卦原理,结合阴阳五行、日月星辰、四季物候变化,创立卦气、纳甲、飞伏、世应等象数模式。以奇偶之数、八卦之象及卦气解释《周易》原理,并利用《周易》讲阴阳灾变。其中孟喜有《周易章句》二篇、《成易灾异》十一篇(据《汉书·艺文志》),倡立卦气学说。其卦气图以六十四卦配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京房有《京房易传》十一篇(据《汉书·艺文志》), 《京房章句》十卷(据《七录》),另有很多假托京氏占卜的书(见《隋书·经籍志》),皆从章句中来。作八宫卦、六亲、四时卦候、六日七分法、纳甲、世应。(3)以《易传》文意解经。以费直为代表。费氏为古文易,注重义理,不讲卦气和阴阳灾变,多半继承汉初的易学传统。(4)以道家黄老之学解易。以《淮南子》、严君平、扬雄为代表。《淮南子》中的《人间训》、《缪称训》将易学同黄老学说相结合,有不少解释卦爻辞及《易传》的实例。严君平著《道德经指归》引《周易》经传文意。解释《老子》。其弟子扬雄仿《易经》著《太玄经》,将阴阳二进位制变为三进位制,使孟氏卦气图进一步合理化,其理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相合,亦为道教取则成三洞的分类,认为“观大易之损益。览老氏之倚伏;省优喜之共门兮,察吉凶之同域。”《太玄》“筮法”取三十六,可证大衍数必完成于西汉。易筮相应而生,终成爻变之极数。东汉之易,己取费氏易为主,幸孟、京之传未失。今所存东汉易原始资料唯荀、郑、虞三家可见其义例。

  东汉易分五派:(1)为费氏易作章句。以马融、刘表、宋衷、王肃、董遇为代表。(2)先治京氏易,后治费氏易。以郑玄,荀爽为代表。(3)本治孟氏易,杂用《参同契》纳甲术,以虞翻为代表。(4)专治京氏易,以陆绩为代表。(5)以黄老之学解易,以魏伯阳为代表。据《后汉书·儒林传》,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马融、郑玄、荀爽皆传费氏易,自是费氏兴,其实传费氏易者,一般都受了京氏易学及《易纬》的影响。郑玄以爻辰说解释《周易》经传文,并以五行说解释周易筮法及象数,且准京氏易以合乐理天象,探求易理之源,作《易论》、《易赞》,注《周易》、《易纬》。荀爽注重卦爻升降之象,亦主卦气说,属汉易世传之法。虞翻解易取纳甲,继《参同契》而直承孟京,发明易卦消息之义,合天地人三才一体之象,阐述见动变伏之理,否定马融、郑玄之说。魏伯阳以《周易》爻象论作丹之意,撰《周易参同契》三篇,言将古人养生书《龙虎经》妙旨融入易中。把易学之道用于强身延年之学,将卦气说同炼丹术结合。提出月体纳甲说,属于象数学派,为道教易学先驱。

  ②易学流派,因汉易以施、孟、粱丘、京四家易之象数学为代表,故后世常以“汉易”指称易学之“象数派”。清代汉易派与此不尽相同。参见“汉学派易”条。

有疑惑怎么办 ,加师傅微信“ hf_165 ”获得帮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